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里,我們好似不停旋轉的陀螺,被時代的洪流推著向前,在功名利祿間忙碌奔波,心靈也愈發干涸荒蕪。而汪曾祺先生的《人間煙火最撫人心》恰似一泓清泉,流淌在喧囂塵世中,滋潤著我們疲憊的靈魂。這本書是2021年由讀者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精選了汪曾祺先生42篇佳作,從讀書、美食、旅行、草木蟲魚以及精神世界五個維度,徐徐展開一幅充滿生活意趣的斑斕畫卷。
玉柱吾兄,別署楚璞,齋號抱一堂。與我同宗同源,長我六歲。五十年間,鴻跡西東,聚少離多。前年重九,幸于商州把酒言歡,時煒評君亦在座,方知吾兄詩心如璞玉深藏。自此,常于微信賞其佳篇,其斐然文采與曠達襟抱,令人欽佩不已。今聞兄欲將十數載詩作結集付梓,囑余作序。雖自慚才疏學淺,然念及手足情誼,不敢推辭,謹以淺見,述諸筆端。
以前說起永興坊并無多少人知曉,而說起小東門則家喻戶曉。而今說起永興坊,這里已被打造成陜西美食民俗風情體驗地,匯聚了省內40余家非遺地方小吃,讓“舌尖上的陜西”與市民更加親近。
我國古代的退休制度僅限于官吏,常見的退休稱謂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洞呵锕騻鳌吩唬骸巴硕率恕!惫艜€注釋說:“致仕,還祿位于君。”即官吏退休,交還官職于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周,形成于漢,發展于唐,完善于宋、元、明、清時期。
抗戰時期的大學內遷是一段特殊而珍貴的記憶。作為中國近代最早成立的四所國立大學之一,山西大學在民族危亡之際,為保存教育火種,曾西遷陜西韓城辦學,這段歷史與西南聯大、浙江大學等西遷共同構成了中國抗戰時期大學內遷的壯麗畫卷,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血脈的生生不息和高校與地方團結一心、艱苦奮斗的自強精神。
當飛機在廣州白云機場穩穩落地,手機鈴聲便響起。剛到機場出口,就看到朋友已在那里等候,熱情迎接我們。坐在開往市區的車上,路邊的樹木瞬間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見樹干光滑,樹枝伸展彎曲,富有詩意。樹上沒有葉子,卻滿是布局均勻的花朵,形似碗狀,如火焰簇擁枝頭。隔著車窗玻璃遠遠望去,那些花朵仿佛北方秋日里樹葉落去掛滿枝頭的紅柿子,開得熱烈,紅得耀眼。我不禁好奇問道:“那是什么花?”朋友轉眼道:“木棉花,這可是廣州的市花,明天吃早茶的地方,那里花開得正好,可以去看看。”
谷雨,春季最后一個節氣。連綿的春雨標志著暮春已至,也意味著播種的時節到了。明代王象晉在《二如亭群芳譜》中曾言:“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贝藭r,繁花漸漸凋零,綠意越來越濃,百谷悄悄生長,萬物煥發出蓬勃生機。谷雨時節,是大自然饋贈的絕美畫作,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將內心的情感凝練成一首首動人的詩篇。
在這忽冷忽熱的天氣里,我患上了嚴重的感冒,咳得兩眼冒金星,直到天氣轉暖,咳嗽才有所緩減。有一天,聽朋友說,鎮安縣月河鎮羅家營村的油菜花開了,我一下子來了興趣,好像咳嗽已經痊愈了。
《我們的母親叫中國》以獨特的視角、豐富的內容和精美的非遺插畫,為讀者呈現出一部關于中國的生動畫卷。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情感的寄托,帶領讀者在閱讀中領略祖國的魅力,感受深沉的家國情懷。
初見吳堡,這座小城再普通不過,山巒夾峙,城市很窄,黃河很長。可細細體會,陜北特色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黃土高原與山脈幾乎占據了整個小城,一條條峽谷為城市爭得幾許不大的峽狀平地,人們就利用這有限的空間在山前河邊建起了樓群與街道。黃河大道緊鄰黃河,河水在城市一旁蜿蜒奔流。黃河是大手筆的創作者,一路東逝,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而吳堡這個熱鬧繁華的古渡口,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翻過一頁頁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