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在洛南縣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王翩然委員建議大力加快數字經濟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許多企業為了追求更高利潤和更大發展空間,紛紛向大城市轉移,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安康市稅收的削弱和就業機會的減少。”在安康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李如剛委員提交了《助力扶持民營建筑企業回遷安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的提案,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回遷安康。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于城市各行各業中的城市信息化高級形態,是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方法的應用。
全國兩會腳步漸近,2月19日,記者見到住陜全國政協委員、陜西長安華科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京連時,她剛剛提交了今年準備上會的提案。
1月10日,國家衛健委醫政司發布《關于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6個方面提出了22條細則。
漢中面皮是漢中市的一道特色小吃,目前全市城鎮面皮經營店鋪有2800余家,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在全國各地經營漢中面皮者達8萬余人。
山地蘋果產業已經成為榆林南部山區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近年來,榆林市緊抓全省蘋果“北擴西進”戰略機遇,大力發展山地蘋果產業,全市山地蘋果種植面積116萬畝,年產量達65萬噸。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直是張斌委員關注的重點。過去一年,張斌針對農村垃圾難治理、易反彈問題做了大量調研,發現全縣農村共設置生活垃圾收集點5000余個,累計布放垃圾桶1.8萬個,但沒有統籌兼顧的整體規劃設計,處于自主自發、無章可循的狀態。
近年來,商州區全力推進“5+5”特色農業產業體系,重點圍繞“三個十工程”,聚力打造食用菌、中藥材、畜牧十億級產業,核桃、馬鈴薯五億級產業,菊芋、土蜂、豆制品、水產、設施果蔬億級產業,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成效明顯,新格局逐步形成。
“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不僅是當前漢臺區調整人力資源結構、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更是高質量建設陜西強區的關鍵支撐。”在漢中市漢臺區政協十六屆三次會議上,趙林溪委員提交了《關于推進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