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是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在山陽縣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李敏委員提交了《關于關愛農村老人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提案》。她建議,建立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在縣一級至少建立1個失能集中照護機構,實現有意愿入住的失能老人“應護盡護”,在鄉鎮一級,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依托鄉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村一級建設互助養老點,為周邊老人提供集中助餐、流動助醫、上門助養等服務。增強農村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明確各級政府財權分配責任,給予農村養老服務建設足額的財政投入,把鄉村老年人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建設與鄉村振興同規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商洛市商州區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期間,王敏霞委員圍繞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交了《關于加強學校設立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建議》的提案。
榆林作為陜西省第二大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的提名城市,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7000億元,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但榆林的城市形象與經濟發展并未實現同步提升。
糧食維系國計民生,關乎國家和社會穩定。在洛南縣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圍繞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筑牢糧食安全基礎,劉衛平委員提交了《關于提升糧食產能的建議》的提案。
土地是制約中小企業良性發展的“攔路虎”,如何化解中小微企業“用地難”成為當務之急。
兒童青少年近視是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兒童青少年視力問題,同樣也是洛南縣政協委員、洛南伊人康寧醫院院長高已蘇履職的關注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通過完善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制管理辦法及運行機制,能有效促進校際間管理、教學、教研緊密融合,強化優質帶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加快實現集團內、學區內校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社區是城市基層管理的平臺,是服務居民、推進社會工作的有效載體。社區文化建設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秦嶺素有“國家中央公園”之稱,是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和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為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強化秦嶺生態整治、加強對保護區的監管,在山陽縣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縣政協委員李杰提交了《建議加大秦嶺生態聯動保護力度》的提案。
姜偉峰委員在調研中發現,一部分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無法自理,老人精神孤寂、心理失衡、生病就醫存在困難。為此,在洛南縣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姜偉峰提交了《關于關愛空巢老人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建議》的提案,建議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共同發力,提升空巢老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