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一直關注高層次人才引進,從2009年開始實施的“百人計劃”“千人計劃”,到2023年的“三秦英才”引進計劃和特殊支持計劃,均對我省的人才戰略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到科技創業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我省持續加強荒漠化綜合治理,實施“三北”等生態工程建設,森林覆蓋率由解放初期的約10%上升到現在的45%以上,實現了生態環境底色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但仍存在部分縣市在糧食安全問題上實行一票否決、禁止耕地“非糧化”、大面積挖除老果園等問題,致使主產市縣蘋果實際種植面積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電機是現代工業機械的主要動力來源,電機智能化對機械工業轉型與發展意義重大。隨著國內市場對高精度微特電機的需求急劇增加,微特電機市場潛力巨大。但是,現階段我省微特電機產業的發展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西安市先后出臺了《扎實加強文化建設的實施方案》《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實施意見》《打造絲路文化高地計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過完善扶持激勵政策、加強影視人才隊伍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但經過走訪調研,發現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十四五”期間,陜西加快布局低空裝備制造、航空航天材料、智能制造、大數據處理等低空經濟新賽道,對航空類實踐創新性人才培養需求強勁。西安航空學院作為我省唯一的航空類省屬本科高校,以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是航空產業高技能緊缺急需人才的培訓基地,學校現有的39個本科專業中,直接或間接服務航空產業的本科專業有27個,占專業總數的70%,現布局建設的機械、電子信息、材料與化工3個應用型學科,聚焦培養航空類應用型專業碩士,高度契合我省航空產業集群和低空經濟發展需求。然而,該類人才培養周期長、成本高,相關技術研究所
近年來,我省餐飲業以永興坊、回民街、袁家村等為代表的非遺美食街區和特色村鎮蓬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但與沙縣小吃、蘭州拉面、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相比,陜西特色小吃在全國的覆蓋面不廣、影響力不強,存在著組織引導宣傳有待加強、品牌化程度還需提升、連鎖化程度不足、經營個體注重質量不夠等方面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光子產業鏈是我省制造業24條重點產業鏈之一。2023年,我省提出培育陜西千億級光子創新產業集群計劃,推動“追光計劃”升級為“躍遷行動”,進入光子“2.0”時代,朝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光子產業生態高地戰略目標加速前進。但從整個產業鏈的構成來看,還存在“卡脖子”風險、產業鏈整體結構松散、各環節規模較小、鏈群集聚效應不強等問題。
隨著老齡化現象日益突出,農村地區就醫需求節節攀升。但“看病難、看病貴”一直困擾著農村低收入群體。一想到昂貴的檢查費用、治療費用、醫藥費用,大多數農民患病后一拖再拖,小病熬成了大病,給患者帶來了經濟、健康雙重負擔。因此,在農村地區推行義診常態化勢在必行。
目前,我省有各類市場主體城燃企業近200家,普遍面臨上游企業侵占下游企業市場,配氣費核定的收益率偏低、公眾的燃氣安全意識普遍不高、行業監管較為粗放等一系列較深層次的問題,嚴重影響城燃企業安全投入,埋下許多安全隱患。
隨著政府補貼、折舊換購、聯合品牌讓利等多重活動力度不斷加碼,在政策引導、市場周期、使用壽命等疊加因素推動下,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熱度上漲顯著,進入集中更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