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
根據《政協陜西省委員會2025年協商工作計劃》安排,省政協擬于2025年8月召開“深度挖掘秦嶺的生態和人文價值”專題協商座談會,由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牽頭承辦。屆時將邀請省上領導及有關廳局負責同志出席。為組織好此次協商活動,現將征集協商座談會交流材料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稿內容
深度挖掘秦嶺的生態和人文價值
二、征稿提綱
(一)生態保護與治理體系創新
1.立法與政策完善方向
如何健全秦嶺生態保護法規體系?省級立法與地方細則協同落地的難點與對策。
2.跨區域協同治理機制
構建市際生態保護責任共擔與利益共享機制的意見建議。
3.生態修復與監測技術
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建設、科學修復技術的應用場景與推廣建議。
4.氣候變化應對
建立秦嶺氣候韌性評估模型及適應性管理方案,外來物種入侵(如松材線蟲)的智能識別與應急體系。
(二)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
1.文化遺產系統性挖掘
數字化保護平臺建設、歷史古道和古村落保護與“線性文化遺產廊道”構建案例。
2.文化價值轉化
“非遺+文旅”融合模式、品牌打造、國際傳播策略建議,公共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如鄠邑區蔡家坡忙罷藝術節)。
3.文化挖掘和研究
抗戰時期秦嶺軍事遺跡的系統調查與活態展示,秦嶺宗教文化意蘊與當代價值。
(三)生態經濟與民生發展
1.綠色產業培育
生態農業、中醫藥產業、低碳旅游等新業態的陜西實踐與政策需求。
2.鄉村振興與生態補償
生態銀行、碳匯交易試點、生態標簽認證等機制如何賦能鄉村經濟。
3.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碳匯項目開發、水權交易的地方試點建議。
(四)科技創新賦能
1.智慧秦嶺建設
衛星遙感、AI監測技術在防范盜采盜伐中的應用案例,無人機巡護系統的標準化建設方案。
2.生態大數據平臺
整合氣象、水文、生物多樣性數據的共享機制設計,區塊鏈技術在生態數據確權與交易中的應用。
3.科研平臺建設
籌建國家級“秦嶺實驗室”的可行性分析。
(五)治理現代化
1.數字治理和風險防控
區塊鏈技術在生態補償追溯中的應用,建立游客數量-生態損傷的量化關系模型,引漢濟渭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生態審計建議。
2.考核問責與資金保障
生態保護專項基金運作模式、政協民主監督機制創新建議。
3.全民守護體系建設
環保培育扶持政策,環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分析,生態教育普及、公眾參與路徑(如社區共治、志愿者網絡)。
三、征稿要求
1.稿件要緊扣主題,堅持問題導向,提出的意見建議緊密結合我省實際,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純學術文章和理論探討。
2.稿件可圍繞某一重點領域進行專題研討,也可從多角度進行綜合論述,要觀點明確,言簡意賅,字數控制在1500字以內。
3.提交稿件時,需注明撰稿人姓名、黨派、工作單位、職務和聯系方式。
四、其他事項
1.征稿截止時間為2025年7月10日,請將電子版發送至郵箱:wenhuawenshiwei@126.com(郵件標題按照“專題協商會+姓名(單位)+題目”格式)。
2.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將對征集稿件進行認真篩選,按程序審定后確定口頭發言和書面發言稿件,屆時辦公室人員與撰稿人溝通聯系。
3.被采納稿件將以匯編的形式,在專題協商座談會上印發交流,部分稿件將擇優在有關媒體進行宣傳報道。請接到通知的單位和個人高度重視,積極準備,踴躍來稿。
政協陜西省委員會辦公廳
2025年6月9日
聯系人及電話:劉璐 63903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