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涵博
“我想問問咱們在座的人,你們如今最關心的是什么?”9月9日,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分組討論會上,列席會議的省政協委員、省中醫藥研究院(省中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馬戰平拋出話題,“現在大家吃的、穿的都不愁,家電這些生活所需也都齊備了,唯獨對健康的需求從來沒有盡頭。大家要么希望能長壽、活得有質量,要么盼著自己看起來更年輕。”
醫療衛生事業是事關群眾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一項重要任務予以部署。
“‘十四五’以來,我省醫藥衛生領域發展成效顯著。面向‘十五五’,在國家政策背景下,陜西應扎實做好醫療服務工作,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切實保障老百姓的就醫需求,推動全省醫療事業持續進步,確保醫療事業發展貼合民生需求。”馬戰平說。
針對醫院轉型與布局優化方面存在的痛點,他建議,大力開展醫院內涵建設,通過對質量、人才、管理、文化的深耕,讓醫院從“有規模”走向“有質量”。同時,要推動部分服務量不飽和的二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轉型為康復醫院、護理院及醫養結合機構,契合銀發經濟需求。
“就近看好病”是老百姓最樸素的愿望。強基層,關鍵在人才,難在留住人、用好人。
“目前雖然有本科、研究生畢業的醫生下沉到基層,可實際作用有限。要讓他們長期留在鄉村并不容易,待遇保障、職稱晉升等都是影響他們扎根基層的因素。”馬戰平建議,可參考公安系統模式建立醫療人才垂直化管理體系。
陜西是中醫藥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醫藥發展歷史悠久。2024年1月,《陜西省中醫藥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印發,為全面提升我省中醫藥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明確了實施路徑。
馬戰平認為,應加大中醫藥高端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增加領域財政投入,借鑒浙江模式整合中醫藥資源,建立統一的中醫藥中心,實現藥材集中加工配送,減少中間環節以降低成本,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