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盟陜西省委會
近年來,我省以“千萬工程”為抓手,通過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等形式,構建了系統化的人才振興體系,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智力保障和人才動能。農文旅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我省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仍存在人才數量不足、培養機制不健全、管理機制不完善等短板。
為此建議:
一、構建農文旅融合人才培養體系。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理工大學等省內高校,開設農文旅融合相關專業或課程,在涉農專業中增加文旅運營、數字化營銷等內容。鼓勵高校與農企合作,建立“高校+企業+鄉村”協同培養機制。
二、實施“兩培養兩提升”機制。從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產業大戶中選拔村“兩委”后備人才,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全面提升黨員示范帶動作用和致富帶頭人的引領指導作用。
三、突出差異化培養目標。關中平原地區側重電商和文旅融合,重點培訓直播電商、品牌推廣技能。陜南地區依托生態康養和非遺文化,重點培訓中醫藥康養、民宿管理、文化體驗設計技能。陜北地區重點培訓紅色文化講解、鄉村旅游規劃技能。
四、創新農文旅融合人才引進機制。建立面向國內外秦商的常態化聯系溝通機制,積極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支持秦商返鄉創業興業。探索實行彈性合作機制吸引人才,以兼職、顧問、項目合作等形式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推廣“鄉村CEO”制度,通過“約定基本工資+績效獎勵+股權分紅”的方式吸引專業人才,完善“鄉村CEO”選拔、培訓和激勵機制,提高鄉村管理的專業化水平。
五、優化農文旅融合人才管理激勵機制。完善人才評價與職稱評定機制,推動“三項改革”向農文旅領域延伸,探索建立符合農文旅融合特點的人才評價制度,完善農文旅融合人才職稱評定體系。探索“股權+績效”雙軌激勵機制,借鑒職業經理人制度,推行“保底工資+績效獎勵+股權分紅”的合同制管理。優化返鄉創業營商環境,設立返鄉創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開通“綠色通道”,為返鄉人才提供政策咨詢、項目對接、融資支持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