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各民主黨派領導班子成員、無黨派人士和民營經濟代表人士暑期讀書班側記
□ 記者 白瑤
8月12日至14日,由省委統戰部組織的省級各民主黨派領導班子成員、無黨派人士和民營經濟代表人士暑期讀書班在渭南、西安舉行。此次活動圍繞深入推進“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深化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持續加強黨外人士自身建設等重要任務,通過實地參訪、現場調研、專家授課、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讓省級各民主黨派領導班子成員、無黨派人士和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在思想的碰撞與交流中汲取奮進力量、凝聚思想共識。
筑牢思想政治基礎:在紅色洗禮中堅定信念
位于富平的關中革命紀念館,成為讀書班成員探尋初心、堅定信念的第一站。步入館內,仿佛走進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斑駁的革命文物、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呈現關中地區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革命的偉大歷程,展現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光輝革命生涯和崇高精神風范。
展館中展出的習仲勛同志當年就讀于富平立誠中學的照片,讓民革陜西省委會副主委姜亞軍倍感親切。
“我也曾在這所學校求學,這些照片瞬間勾起了上學時的記憶。”姜亞軍說,“我們常說同舟共濟、同心同德,我認為民主黨派要以中共為師,深入了解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從紅色歷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在同心奮斗的道路上續寫新的擔當。”
漫步于承載著革命記憶的展廳,聆聽著渭北革命時期的奮斗故事,民盟陜西省委會副主委孫武斌對參政黨的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最觸動我的是渭北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進步知識分子、愛國鄉紳等各界力量共同奮斗的史實。”孫武斌說,這段歷史生動詮釋了統一戰線的法寶作用,是早期多黨合作與團結奮斗的鮮活實踐,“民盟作為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的參政黨,將始終與黨同心同行,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擁護者,為陜西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參訪過程中,臺盟陜西省委會副主委陶怡秀不時用手機記錄珍貴瞬間。“組織我們參觀紅色教育場所意義重大,讓我們對革命先輩的事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是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同心力量的重要舉措。希望未來能多舉辦此類活動,讓更多人在紅色浸潤中筑牢信念根基。”陶怡秀說。
作為首次參加暑期讀書班的民營企業家代表,王亞龍表示要將紅色感悟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革命先輩敢為天下先、敢闖敢干的精神,與企業發展需要的拼搏精神高度契合,企業要以革命先輩精神為指引,扎根主業、堅守初心,把核心技術做扎實,鍛造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時代浪潮中站穩腳跟、實現更好發展。”
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在學查改中錘煉作風
開展主題教育是持續鞏固多黨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必然要求。在此次暑期讀書班座談會上,省委統戰部副部長虞浩桂通報了省級各民主黨派開展“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情況。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級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準確把握主題教育的部署要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突出問題整改,強化警示教育,采取內部監督、調查研究、談心談話等多種途徑,一體推動主題教育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省委會在學深悟透上狠下功夫,組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舉辦主題教育讀書班,機關每周召開政治理論學習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利用召開主委會會議、常委會會議等契機,通過身邊人和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以案促學,引導全體會員強化紀律意識、筑牢思想防線。”民進陜西省委會副主委李正升說,下一步將通過專題宣講、培訓研討等形式,深化主題教育成果,以慶祝中國民主促進會成立80周年為契機,統籌安排好學習教育、理論研究等工作,引導廣大會員發揚民進優良傳統,在奮進新征程中作出新貢獻。
為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效,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突出問題導向,先后對社省委直屬支社、市委會和基層組織開展主題教育調研督導,征集到5大類意見建議,研究形成27條整改措施。同時,針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開展自查自糾,采取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抓實問題整改,對征集的意見建議和查擺出的問題進行再整理,以問題整改倒逼工作提質增效。”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曹增武說。
無黨派人士代表賈正蘭表示,要充分發揮聯系廣泛、專業多元優勢,凝聚共識合力,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開放型經濟發展等全省中心工作和民生關切,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切實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效。
聚焦中心獻良策:在履職盡責中服務中心大局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渭南是黃河干流的重要節點,8月13日,大家來到大荔縣豐圖義倉和排堿渠,深入了解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情況,為今后針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區域高質量發展等議題夯實建言基礎。
生態環境是陜西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近年來,省級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以調研獻策、專項監督等方式,在生態環境保護關鍵議題上持續發力。
為充分發揮新型政黨制度效能,去年2月以來,省委委托省級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專項民主監督。
“今年前五個月,渭南市空氣質量在關中五市中排名第三,在今年上半年霧霾及沙塵污染不利影響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作為對口監督渭南大氣污染的民主黨派,農工黨陜西省委會秘書長蔣進介紹,今年以來,省委會組織專家組到渭南,就產業轉型、秸稈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開展調研,摸清渭南大氣污染治理整體工作情況與難點堵點。同時,還實地調研建筑工地和環保能源企業,針對治理施工揚塵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等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并提出對策建議。
對口監督咸陽市的民建陜西省委會在專項民主監督工作中大膽創新。“我們攜手從事環保科技的會員企業,依托‘民主黨派+環保科技+綠島企業’協同治理模式,對會員企業秦藍綠島工業涂裝中心實施‘治測管服’四位一體技術幫扶,形成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樣板。”民建陜西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宋楊介紹,下一步將聚焦中小企業污染治理、生物質回收利用等,做好企業幫扶和技術指導工作,打造標本同治、常態長效的大氣污染治理“咸陽樣本”。
致公黨陜西省委會在楊凌示范區的民主監督工作,已經從單純的政策建議轉向具體技術方案的實踐與驗證。“我們在楊凌調研了部分公司的熱電聯產、以熱定電以及秸稈綜合利用等情況,還深入農戶了解清潔取暖設施使用情況。我們還根據楊陵區大氣污染治理需求,開展了節能保溫試點研究工作,實施冬季農戶房屋節能改造試點工作,目前正在擴大實驗范圍,研究銅結構房屋保溫效果,希望能探索出一條推動大氣污染治理與節能減排的有效路徑。”致公黨陜西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彭紅說。
此外,大家還前往西安市閻良區了解航空產業發展,在直觀感受產業實力、增強發展信心的同時,更為今后結合產業實際精準建言獻策夯實調研基礎。
兩天半的暑期讀書班,大家在實地參訪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學習交流中錘煉過硬作風,在調研考察中積極建言獻策。大家表示,將以此次讀書班為新的起點,把收獲的思想啟迪、凝聚的共識力量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始終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以更扎實的作風、更精準的建言、更務實的作為,在服務陜西高質量發展大局中展現新擔當、貢獻新力量。